■接地氣建點布局 ■解民憂延伸服務 ■強服務放大績效
太倉日報訊(記者 莊超)昨天是第一個國家憲法日。記者了解到,我市近年來堅持接地氣建點布局、解民憂延伸服務、強服務放大績效,立體化推進法律援助基礎平臺建設,積極拓展法律援助服務覆蓋范圍,著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,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,促進社會公平公正。
在具體工作中,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開辟公益律師窗口、12348熱線受理、互聯專網受理、特殊案件“綠色通道”受理等服務平臺,鎮(區)及工、青、婦、老、殘、軍等重點部門建立19個專門法援工作站,村(社區)設立146個法援聯系點,統一站點標識、統一操作流程、統一監督管理,實行“點援制”和“一站式”服務,直接面向社會,便捷群眾求助。
積極培育“農民工維權門診”、“維權進高墻”、“婦女維權綠色通道”等法援服務品牌,大力推行日常咨詢看“門診”、重特案件進“急診”、疑難問題辦“會診”、群眾有難去“出診”、復發問題搞“復診”的“五診式”工作法,全面實行“熱心接待、細心解答、耐心疏導、貼心服務、愛心助人”的“五心化”服務,常態組織法律援助村村行、婦女法律維權服務周、助殘法援活動月等活動,深化法援與人民調解、勞動仲裁、公檢法職能部門協作聯動,重點維護弱勢群體受援對象合法權益。近3年來,受理各類法援維權案件2300多件,惠及群眾3400多人次,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.34億元。
建立法律援助的案件指派、監督管理、案件回訪、滿意度評價等監督機制,全程跟蹤把控指派、辦理、結案等重點環節,實行法援辦案質量獎懲機制,采取辦案質量“百分制”量化考評辦法,從案前溝通、案中監督、案后評估等三個方面對法援案件質量進行監督。
“2011年以來,我市就實施了以‘崇尚法律信仰,彰顯司法公正,讓人的尊嚴在法律的太陽下熠熠生輝’的法律服務‘光輝工程’,2013年市政府出臺了《太倉市法律服務均等化規劃(2013~2015)》,讓法律援助走上了規范化的道路?!?nbsp;市政法系統有關負責人介紹說。
為了進一步推進這項工作,我市還建立了法律援助聯絡員制度,明確法律援助聯絡員的工作職責:協助開展法律援助知識宣傳;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困難群眾基本狀況和對法律援助的需求;為當事人解答法律咨詢,引導他們依法維權;引導和幫助需要法律援助的困難群眾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。